全国服务热线 4000-400-005
高三家长微信群
|
小程序
|
关注我们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宁夏
青海
陕西
山东
上海
山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院校对比

西华大学

收藏

普通本科丨综合类丨公办

官方电话: 028-87720097,028-87720918

官方网址:http://www.xhu.edu.cn/ http://zb.xhu.edu.cn

立志愿官方咨询群: 加入家长交流互助群

【众志成城 防控疫情】西华大学开学第一课:珍惜青春时光 牢记责任担当

时间: 2020-02-23 来源: 教育部 浏览量: 3790 收藏
“人民至上,这是中国共产党的责任与担当”“人间大爱,这是中华儿女的责任与担当”“守护师生,这是西华大学的责任与担当”“珍惜时光,不负韶华,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是每一名大学生的责任所在”……这是我校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电视片《责任》关于责任与担当的解读。电视片《责任》片头截图 链接:点击收看电视片《责任》https://b23.tv/av91133303庚子鼠年新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节奏,也搅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安排。为阻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学校决定延迟开学,对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安排进行了调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新学期里,“教学安排是什么,老师和学生如何上课,毕业论文怎么办,实验实训课程如何安排?”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开学第一课中找到答案。从今天开始,学校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开启了新学期的旅程。2月23日19:00,同学们通过电脑或手机,开启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这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观看电视片《责任》,收听收看学校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本专科教学的有关安排,观看由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与研究中心吴薇莉教授为同学们带来的心理辅导课《心安不惧 志远笃行》。教学安排调整通知解读视频截图链接:《2020年春季学期本专科教学安排调整通知解读》视频https://b23.tv/av91075611“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至上,这是中国共产党的责任与担当;“在这场席卷大江南北的疫情中,我们看到了无数勇敢的逆行者。”人间大爱,这是中华儿女的责任与担当;“学校党委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部署防疫工作。”守护师生,这是西华大学的责任与担当。2月21日,校党委书记边慧敏参与录制电视片《责任》,通过视频镜头向师生表达关怀,勉励全校师生战胜困难开始新学期的学习之旅。2月22日上午,副校长费凌参与录制微课,通过PPT录屏讲解的方式,为全校师生解读2020年春季学期本专科教学安排,亲自给在线教学作示范。疫情面前,“如何在保持心安不惧,身心平衡?”“什么是获得安全感、掌控感的长久保障?”……这些问题,将在开学第一课的心理辅导课《心安不惧 志远笃行》中找到答案。吴薇莉教授线上开展心理辅导 链接:心理辅导课《心安不惧志远笃行》:https://b23.tv/av91067269据悉,截止23日晚9点,全校共有1.5万余名师生通过西华大学官方微信平台参加了“开学第一课”,共有3.5万余名师生通过智慧树直播平台在线学习了“开学第一课”,西华大学b站直播最高人气数达9926,西华大学新闻网点击量超4000。2月24日早上,学校将举行升旗仪式,也将迎来线上教学的第一天。近段时间以来,为了与同学们“线上”相逢,老师们使出了“洪荒之力”。目前,各门课程准备就绪。据悉,本次计划开设线上课程2491门,开课首日线上课程为854个教学班,计划参与在线教学教师953名,开课首日授课教师484名。附:开学第一课电视片《责任》原文责 任庚子鼠年新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令人猝不及防,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如果说疫情是本教科书,那么在这次疫情中,我们最应该学到的是责任与担当。
人民至上,这是中国共产党的责任与担当。“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防控疫情的人民战争。党中央果断决策,武汉封城,为全世界应对疫情赢得了时间;火神山医院10天建成、3万余名医护人员奔赴湖北;14亿中国人听从党和政府指挥,自觉居家隔离,阻断病毒传播;“一省包一市”对口支援,湖北需要什么,我们就支援什么;迅速恢复防疫医疗物资产能,祖国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中国速度”同时间赛跑,“中国力量”与病魔抗争。全国一盘棋,全民一股绳,集中力量办大事,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也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制胜法宝”。
人间大爱,这是中华儿女的责任与担当。疫情的寒流挡不住人间的温暖,灾难把14亿中华儿女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在这场席卷大江南北的疫情中,我们看到了无数勇敢的逆行者。他们是毅然前行,用生命抢救生命的白衣天使;是通宵达旦,守护万家灯火的人民警察;是四处奔走,做好群防群控的基层工作者……我们还看到了不惧危险、无私奉献的志愿者,看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千里迢迢送去救援物资的无数面孔。校友邓雪敏的企业捐赠价值约1100万元的抗疫物资;美术与设计学院的陈洋同学,心系学校防疫工作,用兼职收入从老挝购买口罩捐赠给学校;无数西华学子争当 “逆行者”,坚守家乡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卡,查疫情、做宣传、做统计、献爱心。守望相助的同胞亲情给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增添了无尽的温暖和感动。
守护师生,这是西华大学的责任与担当。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党委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部署防疫工作;各级党员干部靠前指挥,在疫情防控一线践行初心使命;各专项工作组迎难而上、扎实工作,通过严格校园管理、强化后勤保障、加强卫生消杀等多项切实举措,筑起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409名身在湖北的师生是学校最大的牵挂,网络两端连接着学校的关怀与鼓励;学生工作队伍24小时在线,守候着每一名学生的平安消息;吴薇莉教授团队出台四川首个大众版心理防护手册,为疫情防控贡献专业力量;广大师生积极创作抗疫文艺作品,为武汉加油鼓劲;无数一线教师争当教学改革的先行者,提前结束假期,主动适应特殊时期的教学模式,认真准备在线教学,践行教书育人的使命担当。
面对疫情,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应该是什么呢?
战胜疫情离不开科学技术支撑,病毒传播、快速检测、对症药物、疫苗研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还有待深入。疫情防控离不开社会治理能力,无论是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还是推进社区治理创新、确保生产生活平稳有序都需要精准施策。网络舆论场众声喧哗,情感宣泄与思想交锋随处可见,需要每一个人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地思考。
科研攻关、社会治理和理性思考离不开知识的学习。青年大学生是未来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唯有学习能让我们找到战胜困难的方法,走上通向未来的道路。珍惜时光,不负韶华,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是每一名大学生的责任所在。
学习的脚步不能停歇,人生的思考必须深入。在武汉方舱医院里,一位青年学者安静地阅读着《政治秩序的起源》,一名大三学生拿起了考研复习资料,他们无声地传递着知识和梦想的力量。355年前,牛顿在瘟疫流行期间,坚持科学探索,孕育形成了万有引力等思想。83年前,以西南联大为代表的“摧不毁的中国大学”,在战火硝烟中坚持办学,教师传道授业从未停止,学生学习研究从未停止。60年前,学校办学之初,地无一亩,房无一间,没有房屋自己盖,没有教具自己做,没有菜吃自己种,没有教师到处借,在艰苦的条件下,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是一代代西华人的烙印,提醒每一位西华学子,即使在最艰苦的时候,也不能放弃学习。今天,我们得益于物质生活的丰富、网络技术的发达,相较于前人,学习条件已很优越,如何通过网络组织学习、获取知识是大家需要勇敢面对的新挑战,我们必须迎难而上。
中华民族多灾多难,但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始终百折不挠,五千年生生不息。我们相信,中国,必胜!
春风已至,回暖可期,待到春和景明时,西华等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