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0-400-005
高三家长微信群
|
小程序
|
关注我们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宁夏
青海
陕西
山东
上海
山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上海大学2021年春季考试招生自主测试实施方案

时间: 2021-02-26 来源: 上海大学本科招生网 浏览量: 4581 收藏
211双一流省重点省级选调生博士点硕士点保研资格
上海市/综合类/公办/上海市
排名: 第48名
综合指数: 76.17
热度:51770K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试点方案〉的通知》(沪教委学〔2020〕54号)、《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关于印发〈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实施办法〉的通知》(沪教考院高招〔2020〕34号)文件精神,按照“精心组织、严格管理、规范操作、加强监督、提高服务”的工作要求,确保上海大学春季考试招生工作公平、公正顺利进行,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招生专业及计划
学院 专业 计划数 学制
理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30人 4年
悉尼工商学院 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40人 4年
二、管理机构 上海大学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是学校本科招生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统一领导学校本科招生工作;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本科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学校本科招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机关纪委是学校本科招生工作纪检监察机构。 三、自主测试安排 1.自主测试时间段 2021年3月13日—14日,每天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时间段,两天一共四个时间段。 报考上海大学的考生务必于2021年3月4日- 5日至上海大学本科生网上报名系统(https://bks.shu.edu.cn)预约自主测试时间段。 预约上午场次的考生请于当日7:30前到达测试地点,8:00测试正式开始;预约下午场次的考生请于当日12:30前到达测试地点,13:00测试正式开始。 2.自主测试地点 宝山区上大路99号上海大学B楼。 主要交通路线:公交767路、185路、110路、58路、地铁7号线(上海大学站2号口出)。 3.自主测试须携带材料 ①考生本人身份证原件 ②统一文化考试准考证 ③《考生健康承诺书》(见附件) ④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考前14天内曾离沪或有发热等症状者需提供) ⑤综合素质评价信息 由学校通过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获取,无须考生提供。 考生若考生无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务必于2021年3月9日前将本人高中阶段各类获奖证书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单复印件以及其他相关材料(如个人自我介绍)等通过EMS寄送至上海大学招毕办(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上海大学A楼427室,邮编200444,电话021-66134148);并于考试当天携带获奖证书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单原件,并交考务人员校验。 4.自主测试现场抽签 所有参加自主测试的考生均须在测试现场随机抽取自主测试顺序号,现场生成考生准考证(准考证是测试过程中考生唯一的身份识别信息)。 四、自主测试科目及要求 (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采取中文面试。 面试分为两部分,主要考察基本数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满分150分。每部分面试时间为10分钟。 1.基本数理能力测试(75分):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考察考生数理方面概念的掌握情况,判断学生在解决具体物理问题过程中所需的数学和物理基础; 2.创新思维能力测试(75分):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结合厚基础、宽口径等人才培养理念,重点关注考生对生活蕴含的数理思想的思辨能力以及对当前数学、物理最新发展的关注程度。 (二)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采取中英文面试。 面试分为两部分,主要考察英语综合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满分150分。每部分面试时间为10分钟。 1.英语综合能力测试(75分):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从回答问题的准确性、逻辑性等方面考察学生的词汇及语法水平、英文听力和英文沟通能力。 2.创新思维能力测试(75分):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围绕“培养全面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关注考生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商业企业发展的关注度和理解力,对生活中存在的商业现象的思辨能力。 五、疫情防控提示 1.考前准备 报考上海大学的考生务必自考前14天(2月27日)起,每日进行体温测量,完整、如实填写并签署《考生健康承诺书》(见附件)。 建议考生非必要不离沪。如考生在考前14天内有离沪情况或有发热(体温≥37.3℃)、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须提供来校前7天内(含7天,发热考生为来校前发热后7天内)在上海检测机构出具的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考生若有境外或非低风险地区活动轨迹的,按本市疫情防控最新规定要求处理。不具备考试条件的考生不得参加本次考试。 2.考生入校 自主测试当天所有考生须全程佩戴口罩,进入学校须自觉接受体温检测。进入学校前出示本人的“行程码”和“随申码”(均需为绿色)、统一文化考试准考证、身份证、填写完整的《考生健康承诺书》,考前14天内有离沪或有发热等症状者,需提供相应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以上材料不全的考生,不得入校参加测试,由此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不安排补考。 考生进入我校后须沿固定路线进入考场所在区域。自主测试结束后,沿原路线尽快离开,不得再进入考场区域或在校内其他区域逗留。 3. 为避免人群聚集,建议考生独立赴考,合理选择交通方式出行并做好途中防护措施。考点无停车位,送考家长及其他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学校。 4.学校提前14天对参加自主测试的工作人员进行每日体温测量、记录和健康状况监测,考前3天内有发热等相关症状的工作人员不得参与自主测试工作。自主测试当日,工作人员均须接受体温测量,凭“行程码”和“随申码”进入学校。 5.自主测试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报告工作人员,按照我校防控应急预案处置。 六、保障机制 1.建立春季考试招生自主测试专家库。专家库成员及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及保密制度。参与春季考试招生的专家及工作人员须签订承诺书,专家及工作人员中凡有自己的亲属或辅导过的学生(利害关系者)参加考试,均须主动申请回避,若违反回避制度则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2.春季考试招生自主测试全部在标准化考场中进行,测试过程全程录像录音并保存备查。 3.春季考试招生工作接受学校和上级纪检监察部门监督。 七、进程安排
时间 内容
3月1日-2日 考生通过“上海招考热线”网站填报志愿
3月4日 学校公布自主测试资格线、测试时间和地点
3月4日-5日 考生网上选择自主测试时间段
3月13日-14日 考生持本人身份证原件、统一文化考试准考证,按照预约时间段到上海大学参加自主测试
3月17日 上海大学本科生网上报名系统开通自主测试成绩查询
3月17日-23日 网上公示预录取和候补录取考生名单
3月24日-25日 预录取和候补录取考生办理录取专业网上信息登记
注: 1.只取得一个专业预录取资格的考生,默认被预录取,无需网上操作。 2.取得两个专业预录取资格的考生,须选择一个预录取专业进行网上信息登记。 3.取得一个专业候补录取资格的考生,须等待候补录取专业院校确认其最终是否取得该专业预录取资格。若取得预录取资格,默认被预录取,无需网上操作。 4.取得两个专业候补录取资格的考生,须在网上选择其中一个专业进行候补资格确认,如院校最终确认考生取得该专业预录取资格,默认被预录取,无需网上操作。 5.取得一个专业预录取、一个专业候补录取资格的考生,须进行网上确认。确认时可选择预录取专业进行录取专业网上信息登记,也可选择候补录取专业进行候补资格确认。选择候补资格确认后取得预录取资格的考生,无需网上操作,默认被预录取;确认后未取得预录取资格的考生,同样无需网上操作,将被原来的预录取专业预录取。(注意:确认候补资格的考生不一定会被录取,要根据该校预录取考生的录取确认情况而定)。
八、特别说明 (一)根据《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关于印发〈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实施办法〉的通知》(沪教考院高招〔2020〕34号),特别说明如下: 1.考生在网上填报院校志愿且获得院校自主测试资格后,若缺考院校自主测试(包括未选择院校自主测试时间和地点并缺考、选择院校自主测试时间和地点后缺考),其院校自主测试成绩均按零分计入春季考试总分,并参与院校后续录取排序。 2.根据市教委规定,通过春季考试招生被预录取的考生(含列入候补录取资格名单并最终被预录取的考生)不得参加《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学〔2020〕44号)规定的其他考试。 (二)如因新冠肺炎疫情变化影响招考安排,学校将根据市教委统一部署进行相应调整。

👇立志愿陪伴高考生及家长度过高考👇

【高考升学群】

群内不定期分享高考升学资讯、教育政策

高考系列直播、择校指南、专业推荐介绍

高考各科提分必备技巧、学习资料共享等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添加豆豆老师

回复“省份/学校名称+高考”

即可加入相对应的升学群

 

★微信搜索小程序:立志愿

🟠【找大学】院校信息,985/211/双一流院校等
🟠【选专业】专业信息,清晰了解专业具体情况
🟠【高考选科】三个维度,帮助考生自主搭配学科
🟠【学业管理】学业剖析,定目标找差距圆梦大学
🟠【一键查询】输入分数,一键查看能上的大学
🟠【智能填报】志愿神器,AI大数据+冲稳保策略
🟠【学业评测】免费测评,五大维度快速认知自我
🟠【直播课堂】填报技巧,支持无限次重复回放
🟠【专业指导】量身定制,不浪费高考每一分
🟠【高考资讯】高招政策,高考实时资讯全掌握
🟠【志愿客服】在线解答,高考咨询一键接招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