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复读故事

马云的高考和复读故事是他早年经历中非常励志的一段,展现了他在逆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以下是关于他复读经历的详细梳理:
1. 第一次高考:数学1分
-
时间:1982年
-
背景:马云从小偏科严重,英语优异但数学极差。他首次参加高考时,数学仅得1分(满分120分),总分离录取线差很远。
-
挫折:落榜后,他一度尝试打工谋生,做过酒店服务生、搬运工等,还曾因外貌(瘦小)被拒之门外。
2. 第二次高考:数学19分
-
时间:1983年
-
复读决定:在家人鼓励下,马云白天打工,晚上夜校复读。
-
结果:数学进步到19分,但总分仍不足,再次落榜。
-
外界压力:周围人劝他放弃,认为他不是“读书的料”。
3. 第三次高考:数学79分,终圆大学梦
-
时间:1984年
-
坚持复读:尽管两次失败,马云越挫越勇,每天疯狂学习,甚至将数学公式贴在墙上背诵。
-
策略调整:他发现英语专业录取时数学分数要求较低,于是主攻英语优势科目。
-
逆袭结果:数学大幅提高到79分(满分120分),英语接近满分,最终被杭州师范学院(现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破格录取(因本科名额已满,最初为专科,后因表现优异转本科)。
4. 这段经历对马云的影响
-
心态锤炼:他后来总结:“失败是常态,成功是偶然。关键是你能否在失败中坚持。”
-
教育观:马云多次公开强调,考试不是唯一出路,但学习能力决定人生潜力。
-
创业精神:复读经历培养了他的韧性和抗压能力,成为阿里巴巴创业期的核心特质之一。
5. 后续故事
-
大学表现:凭借英语优势,马云成为学生会主席,并结识了未来创业伙伴。
-
金句回顾:
“如果马云能成功,80%的人都能成功。”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
马云的复读故事常被用来鼓励年轻人:人生是长跑,暂时的落后不定义终点,坚持和方向比天赋更重要。他的经历也反映了中国高考制度下“一考不定终身”的积极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