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华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招生章程

招生简章-材料文档1.学校概况
主标题:以中华职教传承之光,照亮学子职业未来副标题:上海中华职业技术学院赓续百年薪火铸就国际匠才上海中华职业技术学院(简称“中华学院”或“ZHC”)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与上海璁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秉持非营利性办学原则,致力于成为上海市人工智能应用人才及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培养高地。
百年传承,职教新篇。1917 年,黄炎培先生联合各界先驱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创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先河。中华学院承其光华,秉持“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思想,以“双手万能、手脑并用”为理念,坚守“扎根中国,融通世界”的办学主旨,依托百年职教底蕴,着力构建“国际合作、产教融合、高本贯通”的育人体系,蓄力培育兼具本土情怀与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生态校园,科技赋能。中华学院坐落于崇明生态岛,由普利兹克奖得主阿尔瓦罗·西扎、安藤忠雄等国际建筑大师联袂设计,校园融合自然美学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周边生态景观相得益彰,成为崇明岛人文新地标。校园采用自然材料和简洁线条,营造宁静学习氛围的同时打造生态教育实践基地,助力学生在自然与科技的交融中启迪创新思维。2026 年上海地铁崇明线通车后,45 分钟即可实现自然静谧与都市繁华的便捷切换。同时,学院构建“AI+专业”深度融合课程
体系,设有两大特色学院、四个特色专业,实践教学占比超50%,校内实训室与校外实践基地协同,确保人才培养紧跟产业前沿。国际合作,师资雄厚。中华学院与多国高校深度合作,开展多种学制项目,支持学分互认及专业硕士学位贯通培养,为学生提供海外深造和中资企业定向就业的机会,同时与众多中外领军企业共建实训平台和联合培养体系。学院构建“新老结合,人机协同”的立体师资矩阵,汇聚顶尖学术团队与产业实践力量,实施双轨制课程和三师配置模式,极大提升教学质量。
2025 年,中华学院焕新启航,诚邀广大学子,共赴智能时代,成就职业梦想,续写“中华职教”的辉煌篇章!2. 校长寄语
校长寄语百年薪火,初心如炬,守正拓新,匠铸未来。上海中华职业技术学院承续黄炎培先生职教宏愿,勇担焕新“中华职教”品牌的重任。本着“扎根中国,融通世界”为办学主旨,秉持“双手万能、手脑并用”的传统理念,构建“国际合作、产教融合、高本贯通”三维育人体系,汇聚顶尖学者、搭建实训实践基地、重构“AI+专业”深度融合课程体系,致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致力于培养兼具本土情怀与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学校坚持以“中国职教标杆”为使命,不断深化开放办学、拓宽国际合作路径,赋能中国职教走向世界,聚力建设国际化高水平职业院校。
上海中华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校长签名3. 人工智能应用学院介绍
上海中华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应用学院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致力于培养“懂 AI 协作、能技术应用、具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学院以“与 AI 共生共长,赋能产业升级”为使命,构建“教育教学+旅游服务+高端制造”多领域覆盖的应用人才培养体系,助力学生在数智时代构建核心竞争力。
3.1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
3.1.1 专业特色
国际化课程体系:与国际知名院校深度合作,引进国际前沿课程资源,由国际知名院校认证教授双语授课。 智能化教学模式:采用“教授主讲+助教辅助+AI 助手”的三维教学体系,为每位学生定制个性化学习路径,实现趣味化、高效化的学习体验。
跨学科融合能力:本专业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跨学科特性,融合计算机科学、数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多领域知识,培养学生复合型能力。通过创新性课程设计和实践项目,学生既能掌握核心技术,又具备突出的创新思维和跨界协作能力,在智慧教育等新兴领域形成独特竞争优势。
社会责任与国际化视野:立足服务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培养兼具技术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海外升学研学等项目拓展国际视野,助力学生参与全球AI技术竞争。3.1.2 培养目标
全面了解主流人工智能应用方法和应用场景,熟练掌握人工智能在教育场景中的使用技能,基本胜任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解决方案规划、实施、改进等岗位工作。
3.1.3 核心课程
人工智能应用导论、人工智能数学基础、数据处理技术基础 深度学习应用开发、计算机视觉应用开发、自然语言处理应用开发、语音处理应用开发
教育学基础、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人工智能思维与伦理3.1.4 培养方式
本专业采用“基础夯实—技术深化—产业对接”的三阶段培养路径,通过校企协同的“双元驱动”模式,结合国际认证课程与真实项目实
战,帮助学生从掌握 AI 基础技能逐步进阶到解决复杂产业问题,最终通过顶岗实习实现能力与岗位的无缝衔接,同时提供国内专升本、国际名校直通等多渠道升学支持。
3.1.5 就业方向
就业去向为人工智能服务及相关企业、教育机构等。3.1.6 获得证书
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数据标注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人工智能训练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人工智能应用工程师证书
3.2 工业互联网技术专业:
3.2.1 专业特色
“工业智能+AI”深度融合:聚焦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协同应用,培养具备工业设备互联、数据采集分析、智能运维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服务智能制造、智慧工厂等领域。 国际一流课程体系:本专业嵌入国际知名院校核心课程,由国际知名院校认证教授中英文授课。
真实项目驱动学习:与工业互联网领军企业合作,将工业APP开发、MES 系统集成等真实项目融入教学,学生毕业即具备一定的行业经验。
智慧化教学环境:配备工业级实训平台,学生可模拟智能产线调
试、设备预测性维护等场景。
3.2.2 培养目标
深入了解工业互联网的部署与运维方法,熟练掌握将人工智能通过工业互联网用于装备制造业的技能,基本胜任工业智能解决方案规划、实施、改进等岗位工作。
3.2.3 核心课程
人工智能应用导论、数据处理技术基础、工业互联网技术基础 边缘计算应用技术、工业互联网网络技术、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应用、工业 APP 开发与应用、MES 基础与应用 生产计划与控制、工业智能综合应用、人工智能思维与伦理3.2.4 培养方式
工业互联网技术专业采用“基础-核心-实战”三阶递进式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将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课程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MES 系统集成等企业真实项目深度融合,配套“1+X”职业技能认证(工业互联网实施与运维等),并由企业导师与AI 学习助手
全程护航,实现从工业网络基础到智能产线运维的全链条能力锻造。3.2.5 就业方向
就业去向为人工智能、机器人及相关企业、装备制造行业等。3.2.6 获得证书
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数字技术工程师(工业互联网方向)专业技术等级证书 工业互联网集成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工业互联网实施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工业互联网设备数据采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3.3 智能机器人技术专业:
3.3.1 专业特色
国际化教学资源:与国际知名院校深度合作,引入国际前沿课程体系,由国际知名院校认证教授双语授课。 行业应用导向:本专业聚焦服务机器人领域,通过“核心技术+场景实训”模式,培养机器人系统集成与运维能力。课程涵盖操作系统应用、机器视觉等实用技术,结合企业真实项目,确保学生快速适应行业岗位需求。
就业前景广阔:随着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无人系统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智能机器人技术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毕业生可在工业自动化、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研发等高附加值行业就业。 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专业配备智能机器人实训室,提供多类型机
器人、智能控制及机器人操作系统,让学生通过真实项目锻炼编程、调试和系统集成能力。
3.3.2 培养目标
深入了解智能机器人的使用与维护方法,熟练掌握将人工智能通过智能机器人用于旅游服务行业的技能,基本胜任智能机器人应用解决方案规划、实施、改进等岗位工作。
3.3.3 核心课程
人工智能应用导论、数据处理技术基础、智能控制技术 机器人技术基础、机器人操作系统应用、机器视觉技术应用、自主移动机器人技术、智能机器人系统集成 旅游服务与管理、人工智能服务应用、人工智能思维与伦理3.3.4 培养方式
本专业构建“理论-实践-认证”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通过机器人操作系统应用、自主移动机器人技术等核心课程夯实专业基础;依托企业真实项目和智能机器人实训室强化系统集成能力;配套智能机器
人系统操作员等“1+X”职业认证,实现从技术学习到岗位胜任的无缝衔接。
3.3.5 就业方向
就业去向为人工智能、机器人及相关企业、旅游服务行业等。3.3.6 获得证书
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智能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智能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4.现代服务学院简介
上海中华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服务学院传承黄炎培先生职教理念,立足上海“五大中心”“四大品牌”建设,聚焦现代服务业数字化、国际化发展趋势,致力于在 AI 时代下培养“通专业、懂科技、有温度”的,具有全球视野、创新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国际化高素质服务与管理人才。学院以“国际化教学、数字化赋能、人文素养增色、校企一体双元培养”为特色,与瑞士理诺士酒店管理学院等国际名校深度合作,构建“校企就业无缝衔接、国内国外升学双通道”的全链条育人体系,实现学生“入学即入职、毕业即领军”,助力学生在酒店、旅游、邮轮等现代服务领域成就职业梦想。
4.1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4.1.1 专业特色
(1)国际化教学:对标国际课程,中英双语教学与瑞士理诺士酒店管理学院(QS 全球排名前3)联合,引入瑞士理诺士课程,中英文双语教学,学分及英语能力获得其认可后可选择到瑞士理诺士学院继续学习以获得本科学位及至硕士学位。(2)数字化赋能:人工智能应用融入教学以《酒店业专业数字技能》、《数字时代的客户体验管理》、《酒店数字化营销》等为必修课,并与人工智能应用学院共享教学资源,将大数据、VR 等先进技术运用于教学。(3)人文素养增色:培养无法替代的服务底色设置如《酒店美学》、《数字媒体与摄影》、《人文素养讲座》等课程、讲座和活动,强化学生内在素养,使学生具有积极、稳定和丰富的内核,成为有温度的、无法被 AI 替代的高端从业者。(4)校企一体双元培养:真实场景“校+店”培养模式校区旁即为学院的对外运营酒店,该自营酒店作为“教学企业”,学生日常在企业学习与轮岗(前台、客房、餐饮、活动策划等),此为国际化酒店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为国内领先。学生配备学校、酒店双导师,60%以上教师为“双师型”人才,70%的专业教师来自酒店行业;学生有 50%以上实践课时,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无缝衔接。
4.1.2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具备扎实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懂数字化运营、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的“通专业、懂科技、有温度”的,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社会责任,综合素质较高,具备较强综合服务能力和一定管理能力的应用型、国际化、高水平、在AI 时代具备差异化竞争力的服务人才。
4.1.3 核心课程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开设有《房务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数字时代的客户关系管理》、《餐饮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收益及定价管理》等核心课程,以及全面引进理诺士特色课程。4.1.4 培养方式
针对 AI 时代,以“专业+科技+温度”为目标培养无可替代的高端服务人才,课程体系聚焦酒店、数字化、人文三方面进行设计:酒店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底,数字化赋能,人文素养彰显服务本色。学生培养主要通过“做中学”的方式,以“学习-实践”交替性(学校与企业环境切换)和“学用-反思-综合提升-再应用”递进性(学习、实践层次逐步深化)为学习逻辑,最终达成高端服务人才的培养。
4.1.5 就业方向
高星级酒店、高端物业、国际邮轮、通用航空、私人庄园的高
级服务人员;政府机关的高级接待和服务人员,企事业单位涉外部门高级服务管理人员等。
4.1.6 获得证书
在学习期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或特长考取相关证书,包括但不限于:
国内证书:酒店职业经理人、咖啡师、茶艺师等国际证书:AHLEI 美国饭店协会职业证书、侍酒师、品酒师等数字化认证:数字化运营专员(企业定制认证)等5. 师资介绍;
5.1 人工智能应用学院
彭振云 院长,物理智能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工智能应用学院院长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全国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人工智能专委会副理事长苏州百年职业学院原校长
专业领域:计算机视觉、工业互联网
唐昭琳 副院长,信息智能系教授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本科毕业
南宁学院高博软件学院 原执行院长
曾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计算机开发应用成果一等奖和省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
专业领域:计算技术、软件工程
高毅 信息智能系教授,主任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本科和硕士毕业
30 多年软件和教育行业从业经历,曾任5 家大型软件企业和教育机构高管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重要贡献者专业领域:人工智能、软件咨询
罗朝平 物理智能系教授,主任,硕士生导师
四川大学计算机系本科毕业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专业领域:信息安全、网络通信
王钰 信息智能系教授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本科和硕士毕业,美国波士顿大学MBA
NCR 全球服务大中华区原董事总经理
30 年 ICT 产业经验,曾任多家全球 500 强跨国企业技术高管专业领域:智能网络、云计算
顾林 物理智能系教授
南京大学计算机系本科毕业,英国曼彻斯特都市大学访问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
专业领域: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5.2 现代服务学院
焦邻颖 副教授 “双师型”教师
曾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等酒店实习、工作,有多年酒店、旅游行业从业经验,从教 20 余年。完成多项课题,独立翻译并出版《Negotiating Essentials》(谈判基础——理论、技巧和实践)等书。拥有英国管家行会管家证书,高级茶艺师、SCA 精品咖啡师等多个证书。上海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大赛酒水服务赛项裁判、中国饭店业协会前厅项目考评员。负责建立和建设了全国首个国际标准管家课程引入中国高校教学的项目,同时为中国银行上海分行、雅马哈(钢琴)等机构做服务培训和咨询。
茅建民
教授、高级技师
国家级中国烹饪大师、名师,中国淮扬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江苏省政府督学团专家,江苏省烹饪专业学科带头人;上海烹饪、食品学科教育科研、职称评审专家;上海市教学名师(遴选)评审专家;上海市重大人才项目评审专家。曾任上海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主要讲授《高级餐饮厨房-中餐》、《饮食文化》等课程
江英俊
2022 杭州亚运会中餐总厨
SMG 都市频道“人气美食”常驻嘉宾主厨2019 锦江集团第一批复合品牌赴欧主要成员之一2019 生活时尚频道“拜托了煮夫”特邀主厨2018 第五届“锦江杯”技能大赛热菜组铜奖2018 The 5th "Jinjiang Cup" Skills Competition Bronze Award2018 第八届国际烹饪艺术家伊尹赛特金奖星尚频道疯狂的冰箱,疯狂食验室特邀嘉宾主厨2015“荣格最佳年度菜谱”厨师
2015 年度中国青年烹饪艺术家
许晓涛
讲师、管理学硕士
从事酒店管理高职教育近 10 年,有丰富的酒店管理教学实训管理经验。拥有 10 年国内外酒店餐饮部门开业及管理经验,”双师型“教师。主要讲授《高级餐饮实训》、《餐饮服务与数字化运营》等课程。6. 校园环境;
校园地图
实训楼
教学楼
学生中心
餐厅
游泳馆
千人剧场
图书馆
文化广场
7.升学通道;
7.1 人工智能应用学院学生可以报名参加如下中外合作人才培养项目的选拔:
人工智能应用学院为学生提供多元化中外合作人才培养项目,包括:
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工程专业"2+2"专本直通、"2+2+2"专本硕直通;人工智能与商业分析专业"2+2"专本直通、"2+3"专本硕直通;人工智能与数字媒体专业"2.5+1.5"专本硕直通。7.2 现代服务学院学生可以选择到瑞士就读本科:学分和英语达到要求的同学可以升入瑞士理诺士酒店管理学院就读本科,学有余力的同学之后还可以继续完成硕士学位。可以选择在国内就读本科:
通过国内专升本渠道,进入国内本科院校继续深造。可以选择在现代服务领域就业:
学生可以选择到高星级酒店、高端物业、国际邮轮、通用航空、私人家庭等去做高级服务人员;也可以成为政府机关的高级接待和服务人员,以及企事业单位涉外部门高级服务管理人员等。8.奖、助、贷政策;
我校认真执行国家和本市相关学生资助规定,被本校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通过“绿色通道”申请入学,入学后可按规定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和学校专项奖学金等。我校承诺:确保被本校录取的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9. 学费清单;
①住宿费:四人间 7700/生/学年;
②学费-每生每学年按下表收取
序号 学费 所属学院 专业1 68000 人工智能应用学院 人工智能技术专业(双语)2 68000 人工智能应用学院 工业互联网技术专业(双语)3 68000 人工智能应用学院 智能机器人技术专业(双语)4 68000 现代服务学院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