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0-400-005
高三家长微信群
|
小程序
|
关注我们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宁夏
青海
陕西
山东
上海
山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院校对比

西华大学

收藏

普通本科丨综合类丨公办

官方电话: 028-87720097,028-87720918

官方网址:http://www.xhu.edu.cn/ http://zb.xhu.edu.cn

立志愿官方咨询群: 加入家长交流互助群

我校教师在交通运输领域高水平期刊发表研究成果

时间: 2020-06-09 来源: 教育部 浏览量: 5688 收藏
近日,我校汽车与交通学院唐立副教授课题组在自动驾驶公众接受度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果,在《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上发表了题为《自动驾驶公众接受度研究综述》的综述论文,并采用中英文双语同步出版。《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是交通运输领域高水平的学术刊物,是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权威学术期刊,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七版)鉴定为中国交通运输类核心期刊,获2018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并获得2019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支持计划”资助,期刊被美国《工程索引》(E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等著名数据库收录。在《2016年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核心版)》中,《交通运输工程学报》在综合交通运输领域排名第1位,在1985种科技核心期刊中综合排名第4位。
自动驾驶的普及一方面有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公众对该技术的了解程度、态度、支付意愿、使用意愿等相关接受度也能反映出人们对自动驾驶的需求。因此,公众对自动驾驶的接受度问题应得到持续的关注。唐立副教授研究团队全面梳理并总结了自动驾驶公众接受度领域的相关研究,从接受自动驾驶的可能性与态度、了解与信任程度、感知与关注点、支付意愿和使用偏好5个方面定义并阐述了接受度的内涵;从调查对象的选取、问卷设计、调查方式与抽样、模型构建与数据分析方法等方面对比分析了现有研究采用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总结了影响自动驾驶公众接受度的关键因素,剖析了其对公众接受度的影响,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结果表明:现有大部分研究重点关注接受自动驾驶的可能性、态度和使用偏好等问题,对支付意愿的研究相对较少;公众对自动驾驶普遍持积极态度,对自动驾驶技术及其相关功能有所了解;安全问题是人们对自动驾驶的首要关注点,不同群体对该问题的担忧程度有显著差异;人们为享受自动驾驶技术而愿意支付额外费用的意愿不够强烈,来自发达国家受访者的支付意愿普遍低于发展中国家受访者;个人心理和生理属性,社会人口属性,伦理、法律责任和车辆安全水平,车辆自动化水平及相关属性,出行相关属性以及环境因素等是影响公众对自动驾驶接受度的几类关键因素;然而,现有研究对伦理和法律责任等因素的量化分析还较为缺乏,性别、年龄和收入水平等部分关键因素的影响仍存在争议,还需进一步讨论;相关研究在对样本的代表性分析、问卷和调查方案的精细化设计以及关键因素的具体作用机制分析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上述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的资助。唐立副教授是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卿三东为第二作者,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为论文的第一单位。论文链接:http://transport.chd.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002011